影评

“你好,新大雄”,
是否“新”到变了人?

王辰羲首发于Bilibili

从这个标题也能看得出,我对于今年的剧场版《大雄的新恐龙》的评价注定不会太高,而问题的根源既是我认为编剧川村桑把大雄这一主人公的形象把握得并不到位。不过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方面,制作得都还不错,本篇影评将在前部分主要分析我作为一个哆啦粉丝认为本作的一些重大失误之处,后半部分再简述一下本作的优点,在叙述过程中难免剧透,如若没有看过本作又不希望被剧透,还是建议先看过之后再来。

缺陷一:大雄形象塑造与原作有一定出入

人常言“患难见真情”,人物形象最直接的体现,主要见于其在面对急迫重大问题之时,对于本作而言,显然是TP队员出现在大雄面前,在本作中,大雄面对TP队员以及哆啦A梦告诉他“这颗陨石是肯定会落下,恐龙是一定会灭绝的,你不能用道具把它‘变回去’”,这里先不论大雄拿在手里的那个道具究竟能不能达到他的目的(毕竟即便时间倒了回去,等重新流淌时结果依旧不会改变),单就‘大雄居然会在此刻决意和他周围的所有人对着干’这一点,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大雄就好似变了个人。

在藤子老师笔下的大雄形象是一个“胆小”但是“善良”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这样的一个小孩子是绝对不会做出不顾哆啦的建议也要和TP队员对着干从而试图改变历史的既不胆小又不善良的举动,我们可以对比电影十周年纪念作《大雄的日本诞生》中最后,TP队员让他把自己创造的三只神兽交给未来动物园时的举动,只有哆啦对他的一声劝,他甚至都没有回话,镜头一转,就已经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同意了。可能此刻有人会说新恐龙这里的TP队员看着凶巴巴的,大雄就不愿意配合了,诚然新版日本诞生里的TP队员是漂亮的大姐姐,但是旧版都是清一色的制服大叔,带个墨镜说话不带起伏,更何况旧版电影的编剧是藤子老师本人,相比新版的编剧肯定是他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大雄。同样是《日本诞生》,这里大雄提出离家出走后,一秒都不到就希望哆啦A梦拿出道具帮他,可以想象他是一个如果没有哆啦道具,连违抗父母离家出走都没胆量做的少年。

好在川村桑没把事情做绝,最后证明大雄的这一点“反抗”反倒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才免得过于激进被炎上。但总之大雄的那一个举动就已经是与原作大雄形象差别甚远了,根据川村桑在后续把藤子老师另一部作品《TP时光特警》的要素运用到这里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没有读原作从而导致对人物形象把握不清,而是有意加入私货,在随后他又借静香之口,把那句原本是结婚前夜静香父亲评价青年大雄的话说了一遍,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欲盖弥彰。这句话的确是出自原作,但那是两个人背后议论另一个人的话,本作中却让静香把这句话直接告诉了大雄。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十岁时受到的评价和他结婚前岳父对他的评价并不是相差无几的,十多年的生活足以改变一个人,何况是孩子的成长期。而此后,给人一种满满反派既视感的那位恐龙博士又把这句话换了个方式说了一遍,又让这句话的分量下了一个层次。

这里做一点点简要的引申,藤子老师创作哆啦的时候,正值日本经济腾飞,社会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而如今的日本俨然已经步入了所谓的“后现代”社会。用上文的例子继续分析,昭和平成之交的小学生大雄被引导生活在一个大人社会秩序井然,是自己需要接受这一套秩序从而更好的发光发热的时代,因此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即便是内心不舍却依旧放得下想得开。而到了新版日本诞生,平成二十八年的小学生大雄就得有一个漂亮大姐姐劝导着服从秩序才肯接受,否则还要耍一点性子不肯接受。如今令和二年的小学生大雄居然会做出形如《天气之子》的帆高那种明显与秩序违抗的行为。而好巧不巧,本作的编剧川村桑也参与了《天气之子》的制作,对于艺术家表达自己独特思想的行为我是不反对的,但是把一部已经创作了五十年,火遍了全世界,还是在打着“五十周年纪念”旗号的电影下改变主角的性格,似乎有些不妥。

缺陷二:剧情的高潮处理不当

纵观藤子老师本人编剧的十六部剧场版,在铺陈故事到高潮时,往往起决定意义的总是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可以说是那部作品最精妙或者是泪点所在,《80版恐龙》时,是突然发现前来攻击的霸王龙原来吃过桃太郎饭团,《宇宙开拓史》是罗布鲁熟练地运用了时光包巾,《大魔境》是静香用到了预约机,《海底鬼岩城》是巴弟的献身,《魔界大冒险》是“局外人”哆啦美的出现,《宇宙小战争》是缩小灯的时限解除,《铁人兵团》是静香和莉露露反思历史时灵光一现,以及关键时刻莉露露的献身,《龙骑士》是“局外人”天外飞星的降临,《日本诞生》是大雄绝处逢生偶遇乔装的TP巡逻队,《动物行星》也是突然偶遇同样潜伏在敌人领地的友军,《天方夜谭》则是前期看着很没用的导游,《云之王国》是树小子的解围,《白金迷宫》是大雄突然想起了备用口袋,《梦幻三剑士》是靠谱的静香突然神助攻,《创世日记》是用哆啦的道具套娃一次解决,《银河超特急》是静香洗澡时突然发现可以攻击的武器以及大雄的神枪法,《发条都市冒险记》是之前看着千奇百怪的几个塑像在关键时解围。纵观这十六部电影,之所以大雄的主角团能够取得胜利,并不是在关键时刻的临门一脚,靠着大喊加油以及毅力勇气与爱就解决了问题,而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严密的铺垫,只是因为一些信息的缺失以及缺少一些决定牺牲的勇气从而把问题扭在了一起无法解决,一旦打开这个节,他们的胜利便如同秋风扫落叶,只是一些细微的问题需要解决了。而本作却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了“小Q能不能在一瞬间飞起来”这个几乎没有办法事先预判的假设之上,“大军压境”时却在回忆杀,还有玩“不能吃”的梗,与原先交代的“情况紧急”有些格格不入,一部有泪点的作品应该把泪点放在解决了敌人之后再慢慢抒情,而不是一边让观众着急能不能解决问题,一边希望能抒情催泪,结果就是观众着急,情也没抒发好。


以上两点是影响我对本作意见的最主要因素,但除此之外,本作优秀的部分也不少,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超高的作画水准,以及好听的主题曲,在剧情安排方面,一次失误到了侏罗纪,又不小心掉下了一个道具,到了最后居然能救急,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同时本作也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优点,以前说中生代末大灭绝应该是6500万年前,现在也改成了6600万年前。对于鸟类是恐龙的延续,以及看似不合适的变异却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了优势等等也贯彻了藤子老师的创作思路等等,都是本作的优点。

而涉及到本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则是紧紧扣住“成长”这一关键词,以及对于“残次品”的思考,在形象塑造方面,大雄和小Q互相成就了彼此。但同样是这一点,小Q因为努力掌握了全新的飞翔方式,成为了生物进化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大雄学会了单杠却没有因此改变人类,这一点的对比似乎有点缺位,而电影却把大雄一个人的美德说成人类的美德,似乎与当初藤子老师说出这句话时的本意有点不一样,或者说正是因为大雄的这一美德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因此他才是特别的。

这里猜测编剧的意思是大雄的这一美德如若成为人类的共识,则将会彻底改变人类社会,或者说让社会“进化”?可这是否又有些太理想太圣母了?应该说即便藤子老师颂扬这种美德,但是在《铁人兵团》中,他也说过之所以没有保持这种美德正是因为在机器人的芯片中植入了“竞争本能”的意识,只要希望靠着竞争本能让人类不断进步,那就不可能杜绝一些恶行的产生,而如果整个社会都是大雄这样善良的人,也是无法运转的,这个问题过于深刻,藤子老师给了铁人兵团安排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究竟世界线变更后的麦加托比亚是变成了一个天国还是因为没有了竞争本能从而很快灭亡了,他没有直说,只是给大雄安排了一个酷似莉露露的幻影让观众自己去想象。可是本作却下意识地把大雄的善良说成社会进步的一个要素,有点不妥。

综上所述,我认为本作在哆啦这四十部剧场版中,并不能称得上很优秀,人物形象把握方面的安排相比去年的《月球探险记》有一定差距,不过思想有探究深入的意图,也并没有像哄小孩一样拍,而是试图把深刻的道理描绘成小孩子也能理解的剧情,在这一点上本作是很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