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音乐是战胜魔鬼的最佳武器——
《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影评

查尔斯郭

2024年度哆啦A梦剧场版《大雄的地球交响乐》于3月1日在日本上映。我在首映日和贴吧上认识的朋友一起去看了,交流中收获良多。

和往年一样,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中文网络上的第一篇详细影评,内容包含大量剧透和私货,希望保留完整观影体验的朋友请自行判断是否继续阅读。

本作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时间应该一如既往是6月1日。

一、 “大家一起玩音乐,很快乐吧?”

最终决战之前,哆啦A梦因为体内的“噪音”感染过重,身体机能几乎彻底丧失,瘫倒在了空地的水泥管前。根据本特大师(山寨贝多芬)的说法,“噪音”可以通过音乐消灭,众人决定通过合奏来解决感染。

在紧要关头,因为缺少指挥,众人配合得一塌糊涂,大雄的竖笛又总是跑调,惹得胖虎小夫一顿埋怨,一旁的米卡也念叨着:“音乐在打架呢”。眼看乐队到了解散的边缘,但这时静香沉住气,发挥了打击乐部“副指挥”的职能,迅速切换为简单的响板,带头跟随竖笛的步调打出了新的节奏,作曲人查贝可也用奇迹般的速度修正了谱面,改为更加简单轻松的编曲。

众人通过一曲完美的合奏,把感染哆啦A梦的“噪音”逼出体外消灭,同时终于体会了相互配合的重要性,这也是最后成功演奏“地球交响乐”的关键前提。危机解除后,米卡对查贝可开心地说道:“大家一起玩音乐,很快乐吧?”

相信这是她作为一路SOLO至今的音乐小孩,发自肺腑的感慨。

孟子与齐宣王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为“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演奏音乐也是同理。每一个玩过音乐的朋友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与别人合奏的时候,两个或者更多声部完美配合起来,相互填补了频响上的缺失,形成完美的和声,那是一种令人汗毛倒竖的体验。

我至今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次的成功合奏——那时我父亲用吉他铺垫和弦,我用一支复音口琴吹奏《红河谷》的主旋律,随着演奏的进行,我只觉得全身的痒处都被搔到了一般,酸麻的暖流从耳朵涌到大脑和心脏,再流向四肢,令人同时有开怀大笑和泪流满面的冲动。

综合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满足感源于人类潜意识的弱点:对安定和可预测性的本能依赖。一个人原则上不可能预测另一个个体接下来要做什么,但在共享同一本总谱、同一套和弦进行的情况下,乐队中的一个乐手完全可以预测另一个乐手下一个小节会奏什么音、什么和弦,进而配合其进行自己的演奏。

在音乐之外的场合,人们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默契”或“心灵相通”,而器乐合奏可以简单地让多个独立的个体进入短暂的“心灵相通”状态,共同享受这种可预测性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有过乐队经验的观众当然也可以理解一开始为什么胖虎和小夫会对大雄的跑调深恶痛绝:在和弦亟需回到根音解决的时候,下一个小节却冒出了意料外的不和谐音,抑或是根音慢到了弱拍甚至符点上,那会对心理安全造成多么大的冲击?一个乐句停在7音上,就好比扔靴子只扔一只那么可恨。

但多声部合奏的优势就在于,良好的配合完全可以掩盖一两个乐器的不足。耳尖的观众或许能听出来,整部电影中大雄的竖笛其实一直都有稳定的跑调,比其他人的音调略高一点点。除了大雄的演奏水平不过关之外,我还想到一个客观的解释:由于巴洛克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竖笛作为典型的独奏乐器,标准形制的定音多为A=442Hz,而其他乐队成员都是标准的A=440Hz,再加上大雄吹出来的的泛音偏高,所以他的竖笛永远不在调上。

在查贝可修改谱面后,曲子降了一个大二度,转为了Bb(也可能是A,我只听了一遍不确定,但原曲应该是C大调),胖虎的大号原本就是Bb,小夫的小提琴是无品弦乐,容易转调,静香的响板更不用管调性。同时由于节奏放缓,大雄的高泛音有了更充分的平衡时间,所以四人在旋律上的配合显得更搭调了。如果说导演是有意而为,那么这里的细节处理我给满分,但更大的可能性就是我单纯想多了。

大部分音乐主题的影视作品都会把“良好的演奏配合”作为体现主角团队感情融洽或团结的手法,本作也不例外。在空地合奏后,不再有人嘲笑大雄拖后腿,而决战合奏的时候也没有因为大雄的技术不足而引发更多的危机。毕竟一部剧场版的时长不足以支撑“长时间坚持练习”带来的进步,那么把关键点置于“在配合上的突破”带来的战斗力提升也算是恰当的处理。

比起剧尾的大合奏,作为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空地合奏一幕的戏剧张力其实还可以有提升的空间,比如:

1.大雄对哆啦A梦的关心略显突兀,之前哆啦嗓子哑了很久大雄都没在意,人倒下了才开始着急。

2.胖虎小夫嫌弃大雄的设定惹人嫌,同时本该静香说的台词被马林巴琴给抢了,问题是观众听不懂啊。

3.米卡一开始除了吐槽什么也没干,曲子合上了才张嘴唱,这是典型的主唱抢功。人声是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个人认为这里的米卡给个嘴炮的机会也好,可能声优咖位太小了没那个面子吧。米卡的声优是东宝自家的子役平野莉亚菜,2011年出生,在此之前没有代表作,不过我觉得她配得不错,期待她今后的发展。

综上所述,或许是本作低龄化的基调带来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结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二、 音乐是文明的护身符

这一部剧场版的危机起因在于,大雄为了逃避第二天的音乐课练习,擅自用哆啦A梦的因果律道具“预言日记”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今天音乐没有了。”果然,当天的音乐课因为老师临时有事而取消了,但因为大雄没有限定任何条件,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切音乐也都会一起消失。

预言日记在不违反物理定律的前提下忠实执行了这个指令,大量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播放音乐和演奏音乐的各种设备恰好同时故障,会唱歌的人嗓子也发不出声音,这不起眼的小小改变实际上令人类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同时,由小行星探测器送回的小行星样本中,夹带了一种名为“噪音”的危险生物,它被设定为无脑吞噬与破坏一切、癌细胞般的自我复制体,唯独惧怕音乐。由于至今为止地球都充斥着音乐,所以“噪音”没有可乘之机,但由于大雄的乱来,地球在一天内失去了音乐的庇护,让“噪音”开始感染。

曾经被“噪音”所摧毁的缪西卡星是一个以音乐为能源的文明,他们在毁灭之前遗留的造物“音乐殿堂”,来到了地球附近。仅存的缪西卡星人后裔就是米卡,她降落到地球,无意间听到了独自练习竖笛的大雄吹出了“no”的跑调泛音,很是喜爱。之后大雄等人在河边排练时,米卡再次出现,并认定五人组是可以拯救缪西卡星的“传说中的5位演奏家(virtuoso)”,把他们带上了音乐殿堂,开始任务。

电影中以卡通化的手法表现了音乐消失的后果:爱听演歌的老头失去了精神、看不到煽情电视剧的妈妈变得暴躁、送外卖的小哥不吹口哨就要摔车、街头表演的乐队内讧解散、幼儿园的孩子们难以安抚……如果藤本弘大师还在世,说不定由他创作的这一段落还能更有想象力一点。但是说实话,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实中,那么你让我用任何具体的场景来说明“缺少音乐”这件事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听上去都会显得有点牵强。

我怀疑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音乐到底有多重要,它和另外7种艺术形式一样,是人类文明的装饰品,是显而易见的“非必要”。但我想每一个人也都会同意:没有音乐,始终不是一件好事。

音乐是依附于秩序与规则的概念:由特定的频率、响度和音色结合为“乐音”,然后由多个乐音依照特定的节奏、旋律与和声组成乐句、乐段等织体,再依照特定的体裁和形式编排为乐曲,只有到演奏出来后,一部音乐作品才最终完成且展现它的价值——表达人类的感情。

这和人类文明的组成形式多么相似啊:拥有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特长的一个个人类,通过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完成一个个工程,建立村庄、城市和国家,并且生活其中。音符和各种乐曲的集合,我们称之为音乐,而人类与其国家社会的集合,我们就称之为文明。

有人类学研究主张,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或许早在语言出现之前,歌唱就已经先出现了,这个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东方的孔子推崇礼乐制度,西方的柏拉图把音乐等同于教育,而马丁路德自己更是亲自上阵创作与演奏,这些文化先贤们不约而同地把音乐作为修养自身以及教化、规制社会的重要手段,使其冥冥之中成为了文明的基本盘。

但神奇的是,被铺天盖地的规则所束缚的人类文明,依然时刻迸发着自由与活力,而被复杂的乐律和乐理所限制的现代音乐本身,依然被视为创造力的体现。本片没有具象化“音乐”本身(最终战中哆啦A梦使用的声音凝固饮料除外),而是具象化了这种“秩序与规则”的对立面——代表非秩序与混沌的“噪音”。一朝失去“音乐”这一秩序与和谐的象征,人类社会便会受到混沌兽性的反噬,逐渐失去交流合作的能力,陷入对抗和混乱,最终毁灭。而反抗的手段也很简单:通过完美的合奏,展现出人类作为有机文明不可或缺的两种重要素质,一是创造并遵守规则的能力,二是协作与配合的能力。

决战合奏中,五人组与音乐殿堂的机器人们配合默契,但这并不足以击退“噪音”的全力进攻,最终决定胜局的是地球本身固有的那些“音乐”也加入了战局——风铃、蝉鸣、刀与案板的碰撞声、电车行驶的咣咣声,诸如此类。在第一次来到音乐殿堂时,米卡和查贝可声称“这些玩意都是音乐”,但大雄等人和观众或许直到现在才理解这一主张的意义。

规则和定义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加以定义,那么音乐和文明本身都无法在逻辑上存在。正如维特根斯坦的主张,语言和世界存在同构的关系,语言无法描述之物即为认知外,而认知外,或者说定义外,就是不存在。那么,风铃和蝉鸣等琐碎的声音,也都在某种抽象层面上符合“音乐”的定义,如此才能存在,并且为人所共鸣和喜爱。

地球全体加入战局的“杂音”蒙太奇里,有短短的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在阴雨的城市废墟中,一名身穿俄式(或乌式)装备的士兵在吹口琴,许多战争影片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镜头。在斗志昂扬的时候,音乐可以激励人心;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失心丧气的时候,音乐可以抚慰人心。即使家乡被战火摧残到只剩残垣断壁,只要音乐还存在、内心深处演奏音乐的冲动还存在,对重返文明的信心便不会消失。

三、 恰如其分的科普力度

比前作《天空理想乡》强一些的是,本作的科普(说教)要素并没有设置得很刻意,这一点倒是颇有原著的风采。影片中水到渠成地说明了人类乐器的起源,即出土于德国境内的施本瓦骨笛,通过哆啦A梦的“回忆香水”(单行本第20卷登场,在剧场版里用出这个道具真是难为制作组了)演绎了这支骨笛的诞生:

同样身为缪西卡星人的最后血脉,米卡的同胞妹妹在约4万年前被送往地球避难,降落在欧洲中部(如今德国境内)。她随身携带了缪西卡星的文明信物——一支绿色的竖笛,并在地球长大生育,当红歌星米娜就是她的后代。当地的人类被音乐所感动,模仿她的竖笛,用天鹅的骨头(现实中是秃鹫)制作成了骨笛。

米卡妹妹的绿色竖笛是复活音乐殿堂的关键道具,最后的音乐喷泉需要它吹出的五声音阶来启动。但虽然米卡从米娜手中拿到了祖传的竖笛,却因为年久日长破损而缺失了最高音。

插一句:说实话这个品相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了,同样年份的施本瓦骨笛出土时碎成了十几片,好不容易才修复的。另外别问我为什么4万年前的东西能传下来,中国的传国玉玺才几千年都丢了好几次了。

音乐喷泉只差最后一个音阶,无法启动,正当米卡无计可施的时候,大雄拿出了自己的竖笛,吹出了一开始撩米卡时的“no”跑调泛音,喷泉表示密码正确,于是音乐大厅成功重启,众人获得了可以对抗“噪音”进攻的堡垒。

为什么音乐喷泉要有五个音?因为人有五只手指,这是最简单也最正确的答案,因为所有的定音乐器都要由人手演奏,能对应五只手指的就是适合人类的乐器。在十二平均律出现之前,五声音阶是人类最原始也最基本的音阶,这是人类音乐的基础。

说到这里,如果有兴趣的话,各位可以自己做一个小实验,方便理解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不约而同地发明了五声音阶:

(这一部分没有兴趣可以不看,和电影无关)

1.拿一个案板,或者字典、厚书之类,硬一点的板子,最好有30厘米左右长。在上面套一根皮筋,与长边平行,并且让皮筋在不绷断的前提下尽可能绷紧。

2.拿一根筷子或者笔之类的细圆柱体,垫在皮筋下面,弹一下皮筋,确保它能发出“嘣嗡嗡嗡”的声音,恭喜你,你制作了一把皮筋琴。我们把皮筋称为琴弦,那个垫着的圆柱体称为琴枕,而板子的右侧边缘称为琴桥。

3.把琴枕尽可能移到板子的左边缘,现在弹一下琴弦被架起来的右半部分,记住这个音高,并在琴枕当前的位置做一个标记,记为根音1。

4.测量根音1到琴桥的距离,取其中点,把琴枕移动到这个位置,再弹一下右半部分的琴弦。因为弦的材质、粗细和拉力不变,弦长减半,所以其自然共振频率变为2倍,这是你的第一个八度音,此时琴枕的位置记为高音1。

5.计算距离,在根音1到琴桥的1/3处标记一个点,把琴枕移动到这个位置,弹一下右边的琴弦。由于琴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弦长减为2/3,其频率变为3/2倍,这是你的第一个五度音,记为5。

6.测量从点5到琴桥的距离,算出其1/3的位置,即根音1到琴桥的5/9处,以这个点为中心,做出琴桥的对称点,即根音1到琴桥的1/9处,这是你第二个五度音的下八度音,频率为根音1的9/8,记为2。

7.测量从点2到琴桥的1/3处,记为点6。

8.对点6做和点5同样的处理,取1/3后做琴桥的对称点,得到点3。没有必要对点3继续处理了,因为你只会得到高音1。

9.好的,现在你的琴上有6个点,分别是12356和高音1。把琴枕移动到这些点上后弹奏右侧的琴弦,你会听到“宫商角徵羽”。恭喜你,你刚刚亲自使用五度相生律,发明了五声调式。

可能有人想问,为什么我要在一篇影评里花这么大的篇幅讲这种小学生程度的乐理,还讲得这么详细?因为我想如果藤本老师在世的话,他也会这样做的,哆啦A梦永远乐于启蒙。

说回电影本身,如果我们深挖一点,或许大雄的跑调音会被音乐喷泉认可不是巧合,其实任何一个不合常理的音,喷泉都会认,因为那代表了音乐创造性与离经叛道的一面。

米卡第一次听到大雄的跑调音时欣喜若狂,虽然那个音超出了常理,但米卡喜欢。每一种乐律都有自己的局限,所有的旋律排列组合看似无尽,其实终归是有数的。除了严谨的计算和琢磨外,音乐的发展还需要依靠一种稀有的本领,那就是突破与创新。“新鲜感”是音乐作品得以脱颖而出的一大优势,听到不合常理的音素时眉头立刻挤成一团的音乐家是敬业的,但其后能不能立刻试着去理解甚至欣赏和借鉴,就是真正的艺术家与庸人得以区别的关键了。

四、 无处不在的致敬

在初到音乐殿堂时,五人组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了奇怪陈设的场地,这里其实和现实中为电影造势的神奈川富士急Highland哆啦A梦主题灯光秀场地有些相似,以不同的方式触碰其中的器具,就会发出不同的光和声音。众人在场地中摸索着,一开始毫无头绪,后来逐渐摸索出了音阶,摸索出了节奏和旋律,意识到了和声的存在,然后迎来一轮接一轮的正反馈,发展出了自由、快乐但有条理的音乐。

这一幕以象征性的手法展现了人类发展出音乐的过程,也直指音乐意义的本质,那就是对人性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证明自己是合格的、能够创造和欣赏音乐的人类后,米卡和查贝可终于愿意现身,请求众人的帮助。

本片中致敬了许多历史上的音乐名家,比如温文儒雅的机器人莫歇尔(山寨莫扎特)、前面提到过的本特大师(山寨贝多芬,出场时年久失修,但保持了叼着木棍戳在钢琴上作曲的姿势,泪目)、头顶小音叉宾州般旋转的沉默小机器人巴奇(山寨巴赫),还有拼命哭哭哄不好的丧家败犬山寨泷廉太郎。

可能中国的观众对泷廉太郎没有什么了解,他是日本明治时期一位英年早逝的年轻作曲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曲目,代表作《荒城之月》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算太低。不过论地位,和其他几位大师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如果以中国的作曲家对标,可能聂耳在年代和地位上是最贴近的,两人都在23岁英年早逝,作品不多但传唱度高。

我能理解制作组希望在影片中体现日本本土音乐文化的心情,但鉴于日本真正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大多成名于二战后,久石让和坂本龙一还活着,不敢cue,武满彻和小泽征尔……算了,泷廉太郎就挺好的,你们尽力了。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对东方音乐能够多一些信心,《黄河大合唱》的艺术价值一点也不比《威廉退尔序曲》低,虽然肯定不会用就是了。

另外剧中还有一个角色瓦库纳(山寨瓦格纳),我想单独说一下。瓦库纳驻守的是一个巨型音乐剧场,被称为“音乐工厂”。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约等于《天空理想乡》里的赏金猎人马林巴,属于那种你用“独裁者按钮”把他删掉之后,整部电影丝毫不会受到影响的纯多余角色。

影片中的剧情是:胖虎和小夫来到了音乐工厂,被坏脾气的瓦库纳发现之后扔到了舞台地下,两人差点被大弦锤砸死,然后发现音乐工厂早就被“噪音”彻底污染。胖虎小夫逃了出来,但瓦库纳被噪音吞噬,直到音乐殿堂全部复活后才恢复行动能力。

这一幕中,瓦库纳既没有发挥战斗力帮助两人对抗“噪音”,也没有推进任何情节或转折,复活之后也没有任何特别的建树。我本来还想着决战合奏的时候瓦库纳会不会负责吹瓦格纳低音号,再给个特写什么的,结果吹的是普通的小号,胖虎倒是吹了一段女武神的骑行。 综上所述,这个角色非常失败,令人摸不着头脑。

除了角色设定之外,还有几点在音乐上的致敬之处值得一提:

决战合奏的前半场,全员满状态正面迎战噪音,地球的音乐援军参战之前,哆啦队打出的最高输出是黑须克彦《实现梦想的哆啦A梦》(即水田版2007~2019年间TV主题曲)主旋律第一乐句的变奏。这是我最喜欢的TV版OP,甚至胜过大山版的《哆啦A梦之歌》。星野源写的那首音乐垃圾(现任TV主题曲)没有用在这里真是太好了,算你识相,请以后也永远不要用。

柴可夫斯基看似没有出场,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本片中反复出现的“天鹅”是谁的宠物。相比之下,施特劳斯、德彪西、舒伯特、肖邦、勃拉姆斯等人恨得牙根痒痒,真的没有出场。好不容易看静香弹个钢琴,弹的还是《致爱丽丝》,虽然原著里静香缺失学过,不过这里放个小夜曲可能更合适。

由胖虎吹着《欢乐颂》打头阵,基本符合我心目中对最终决战的想象。马丁路德说过:“音乐是对抗魔鬼的最佳武器”,而《欢乐颂》更是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神兵利器,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力量的音乐作品之一,是倚天屠龙、震撼灵魂的怒吼和包容一切的圣母之爱。可惜不是大合唱,不然这一幕将登峰造极。

五、 各方面的碎片化感想与不足

下面的部分我会列出一些在观影过程中冒出来的想法和碎碎念:

1.

必须要放在第一条的是,本作中没有静香洗澡的镜头。作为哆啦A梦剧场版多年以来的优良传统,静香必须洗澡,这是底线,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今井一晓导演如今在背离人民群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藤本老师在天有灵,也不会允许你这样胡作非为,天诛国贼,觉悟吧!

2.

虽然没有静香洗澡,但是有大雄和哆啦A梦鸳鸯浴的镜头(谁要看啊),哆啦A梦还带着浴帽洗头,也不知道洗的是什么,虽然不是第一次了,还是感觉有点离谱。实际上浴室一幕是个重要伏笔,引出“浴室里混响比较好”的概念。还有大雄把竖笛忘在浴室,不得不用“时空转换机”(单行本34卷《一夜间长满了柿子》中出场,也是一个比较没存在感的道具,再利用水平不错)回到浴室去取,这两个初看只是完全多余的琐碎情节,出现得很不自然,但最终伏笔回收时令人豁然开朗。

这个故事线是这样的:最后一战中本来众人被打飞进太空,不能传出声音了,但四周胡乱漂浮的道具在不违反物理定律的前提下“恰巧”相互碰撞到了正确的位置,把目标地点依然设定在大雄家浴室的“时空转换机”启动了,并且影响范围被设置为接近无限大。这导致整个地球被套娃进了大雄家的浴室、而且刚好悬浮在澡盆正上方,因此乐队全体不光可以演奏出声音,甚至还被加了浴室混响正面buff,最后击退了来袭的“噪音”。

镜头一转,在大雄的书桌上,摊着大雄用“加速发条”匆忙完成的暑假作业,其中留到最后写的是暑假日记。或许是忙中有错,大雄把“预言日记本”当成了普通的日记本,在决战的那一天写下了:“今天和大家一起泡了澡,真开心。”预言日记本再次忠实执行了大雄不加任何限定的指令,拉着整个地球一起和大雄泡了个澡,而且让大雄感到很开心。

这一情节的处理完美结合了剧情逻辑、哆啦A梦的道具和大雄的粗心特征,并且出人意料。单靠这一点,我对本作的评分可以平地加一分。 (课后作业:当地球被同步至大雄家的浴室时,求三维空间中的不动点坐标)

3.

本作的配乐,除了重点着墨的几首之外(天鹅练习曲以及地球交响乐的3个乐章),水平并没有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程度。把格局如此之大的作曲任务全部交给服部隆之一个人来完成是个有风险的判断,但结果可以称为勉强及格。

片头曲很有趣,由古朴的木管独奏开头,随着画面蒙太奇到人类音乐史上一个一个的代表性时刻,逐渐加入打击乐、拨弦乐器、铜管乐、拉弦乐器和键盘、

负责主题曲的Vaundy倒是很惊艳,这首由切分音堆砌而成的雷鬼风格的主题曲轻松简单,而且结合MV要传达的思想内核境界比起去年的主题曲有显著提升——未来的快乐根植于今日的努力,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积极地对待每一天。实际上,我在熬夜写这篇影评的时候也在单曲循环这首歌,初见不是很抓耳,但不知为什么有洗脑效果。

4.

关于与前作的联动,出了电影院坐电梯下楼的时候我才砸吧过来味儿:《天空理想乡》里那个可有可无的赏金猎人,她的名字叫马林巴,而本作中静香的第一乐器是邦哥鼓,第二乐器则是马林巴琴——好嘛,在这等着我呢。

5.

五人组的乐器分配是有考虑的,但考虑不足:大雄木管竖笛,胖虎铜管低音号,小夫拉弦小提琴,静香打击乐,哆啦A梦则是指挥位。我寻思你们一共4个乐器要什么指挥啊,确实,哆啦A梦没有手指,要分配别的乐器难了点,那就把打击乐给他嘛。个人认为更好的分配应该是:

大雄木管不变,剧情需要;

哆啦A梦负责打击乐,没有手指也干不了别的,同时兼具指挥功能,空地合奏一幕中可以顺便体现打击乐对于稳定节奏的重要性;

胖虎铜管不变,为了世界的和平,必须要给胖虎一个把嘴占上的吹奏乐器,可以是长号、圆号或者萨克斯,不过胖虎和大号确实很匹配;

静香可以考虑弦乐,由于到静香的小提琴杀伤力也过剩,这里可以是吉他或者竖琴,短篇《固体云瓦斯》中静香是会弹竖琴的,而且竖琴是人类最早的拨弦乐器之一,有文化意义。或者静香也可以配键盘,钢琴水平应该过得去,单行本中静香上钢琴课的情节出现过不止一次;

小夫负责拨弦或者合成器这种需要大量财力和现代化设备才能玩好的乐器,或者手风琴?但是手风琴吃独食,不方便体现配合。可能因为服部隆之自己擅长提琴,不过我能理解,我自己每次写歌的时候,弦乐部写起来总是最快乐的。

6.

本作中对周边经济的贪婪昭然若揭,《宇宙小战争2021》里出现过一次的“机器人胶囊”又被强行拿出来了,玩具没卖完是吧?还有“音乐家证书”升级和挨个解锁场景的设定,我甚至怀疑是游戏剧本比电影剧本先写好的才会这样。

7.

剧情还是禁不起细琢磨。比如米卡为什么会掌握直接把人从音乐教室拉到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电梯技术,邀请函明明发在“翻译魔芋”之前,为什么是用日语写的,米卡两姐妹怎么会刚好都和地球产生了联系,以及一开始“噪音”没有受到地球杂音的影响,为什么最后突然被“杂音”组成的音乐击败,是否“噪音”对音乐的定义前后不一,等等。

前面提到的伏笔回收我给予高度评价,但这不能豁免剧情上的过多硬伤,内海照子想要真正写好一部哆啦A梦剧场版,可能还需要更多经验积累和资历沉淀。不能总指着影评人帮你找补剧情深度啊,为了给你的低幼剧本套几个高大上的隐喻,我几乎掏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脑子都要烧了好嘛。

8.

同为原创剧场版,本作对原作的尊重明显优于《天空理想乡》,至少看得出努力过。开头大雄打赌“用耳朵吹竖笛”、“狸猫哆啦”对月高歌经典画面的强行出现、以及大量原作道具恰到好处的使用,比如“加速发条”、“声音凝固饮料”和悲壮的“空气炮”、“名刀电光丸”(插一句,既然物理攻击无效,但声音有效,那为什么不用“回家喇叭”让“噪音”滚蛋呢),让本作可以称得上是《新恐龙》以来最有哆啦A梦气息的剧场版。另外根据日本网友的评价,本作中哆啦还复述了《云之王国》中的经典台词,不过具体是哪一句我没有印象了。 说到《云之王国》我可就收不住了,我要……等等,一看快一万字了,还是收住了。

9.

去年我吐槽了胖虎小夫静香的边缘化,今年情况更甚。胖虎的勇敢和无谋、小夫的懦弱和滑头、静香的温柔体贴统统没体现出来,出木杉更是只露了个脸,一句台词都没有,和音乐课打酱油的阿恨(单行本15卷《表情控制器》中登场,表情一直很不开心的女同学)平起平坐了,CAST名单都没他的份,戏份甚至比不上路人JC。

10.

本作发起了联名活动,征召全日本小学生及以下的小朋友参加哆啦A梦冠名乐队,为藤子F不二雄诞辰90周年纪念准备公开演出。我很羡慕日本这种全民学习音乐的氛围,它会让整个社会多出一层艺术与人性的联接。去年8月份,我任职的公司举办了一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夏日祭活动,邀请附近的中学生乐团前来表演,第二首曲目就是《实现梦想的哆啦A梦》变奏曲,害得我扔下吃了一半的烧鸟赶紧跑去录像。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乡下中学管乐团,但其配器之丰富、演奏水平和热情之高令我无比敬佩。

11.

片尾彩蛋关键词:蜡笔画、画家装扮的哆啦A梦;晴空下壮观的欧式城堡、繁荣的城下町;穿紫色兜帽斗篷的哆啦A梦、旧木拐杖。个人判断66%可能性继续原创,33%可能性重制《梦幻三剑客》,另外1%可能性重制《一千零一夜》或者《太阳王传说》。

我去年许愿说今年剧场版要合家欢大闹剧,愿望实现了,那么我今年再许一个:希望不要重制《梦幻三剑客》,因为那样我影评就不得不写女权话题了,这会让我很为难。

结语:

通常认为,当一个人对音乐的热爱不具有任何功利性,那么这份热爱是纯粹的。但纯粹的热爱难道真的就没有功利性了吗?维持音乐的存在本就是维持人类文明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坚持对音乐的热爱就是坚持自己的人性。大雄在应付了演奏发表会后,决定继续坚持练习竖笛,因为这件乐器对他来说有特殊的意义,他在成长中确确实实地踏出了一步,在今后的人生中,音乐也会无时无刻不陪伴他左右吧,就像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

因为我热爱音乐,所以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压抑的守旧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 ——克洛德·德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