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假

駁哆啦A夢各種冒牌結局

哆啦士首發於貼吧

首先聲明:此文的目的如題,是為了反駁各種有關於哆啦a夢的冒牌結局。(駁即是反駁的意思)


相信點開此貼的很多人都知道哆啦a夢有種各種版本的結局,這種結局源於日本、像傳染病似地大肆傳播,傳遍了整個網絡。 在此,我明確的告訴你——哆啦a夢沒有結局。至今,這部作品仍在播映(日本朝日電視)。

現在,你可能想起你所見到的某個結局,相信你可以在此貼內找到它,並且了解它的荒誕和愚昧。本帖很長,但請認真看完。謝謝。

No.1 自閉症的大雄

哆啦A夢最後一集在日本播映。

世界,真的不是美麗的——主角大雄突然從睡夢中驚醒,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原來,世界上從沒有過機器貓、也沒有萬能口袋、也沒有.....總之,主角是由於極度的自閉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經在醫院住了八年,靜子是主角兒時暗戀的同伴,主角所有的記憶都停留在八年前的早晨。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

這個結局反映了日本社會的冷漠,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後來,由於讀者極其反感其結局(同時期日本自殺率明顯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結局影響而對生活感到絕望,《機器貓》是這些自殺者唯一美好單純的心理慰藉),所以才決定不在動畫版中使用此結局。(國內當然更看不到)在小學館的博物館中,珍藏着藤本弘先生的最後一頁作品《野比太發條都市大冒險》藤本弘先生並沒有完成最後的作品就去世了,死因是積勞成疾。


駁論:

很久以前就有的結局,相信不少朋友都見過這個結局。首先,這個結局並非官方,在TV版或是漫畫版中均未曾出現過。

據我了解,自閉症的兒童缺乏想象力、也不願與他人接觸、交流。既然如此,那大雄如何能營造出如此絢麗斑斕的世界呢?又怎麼暗戀別人呢?

接下來令我覺得奇怪的是文中寫道「哆啦A夢最後一集在日本播映」後又寫道「決定不在動畫版中使用此結局」。既然沒有使用這個結局,何來「播映」?其次,文中已經說「最後一集」那後來又何來「發條都市大冒險」呢?

文中還說「作者對社會的極度失望」,但是看看藤本老師(即作者)最後的作品《大雄與鑰匙城(既發條都市大冒)》,雖然老師沒有能畫完這個大長篇,但卻留下了底稿,所以劇情是完全依照老師的想法。看過這的作品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作品絲毫不像一個"對社會的極度失望"的人的遺作。

文中還寫「同時期日本自殺率明顯UP,至少有一百多人是直接受其結局影響而對生活感到絕望」根據資料,日本每年自殺人口都有20萬至25萬人,別說100人,哪怕有1000人因為這個結局自殺,起伏最多也只有0.5%,怎麼能說是「自殺率明顯UP」呢?

因此,這個結局是一個假結局。

No.2 植物人大雄

康夫摔倒撞了頭,但是沒錢動手術,為了康夫,叮噹把所有的道具賣光,但很不幸手術失敗了,康夫成了植物人.最後叮噹拿出以防萬一而留下的時空門,讓變植物人的康夫開門到他想 去的地方,結果康夫想去的地方是...天國。

駁論:

同樣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結局,毫無根據、漏洞百出。具體點的說,哆啦A夢有急救箱,可以治好百病,僅僅是「撞了頭」怎麼就治不好?未來的科學也應該能很簡單的醫好他,又何必要去變賣道具?並且,在原著中,曾明確否定過有天堂(參照《大雄的雲之王國》),更何況時空門是指轉移時間,如果想要轉移地點,應該使用任意門,我不相信藤子老師(此漫畫的作者)在短短几句話中能製造出這麼多的矛盾,這個結局顯然是由第三者執筆的——一個對《哆啦a夢》毫無了解的人。

放下這些矛盾,漏洞依舊存在。簡單的舉個例子,植物人沒有思想,無法思考自己想去哪裡,更不可能「讓變植物人的康夫開門」了。再比如,日本的保險以及醫療制度非常完善,意外導致做手術原則上是免費的,而且大雄是小學生,在日本,15歲以前的孩童的醫療費全由國家提供,這個在日本可算是常識了。

只是短短兩句話,漏洞數不勝數。這個簡練的結局只是翻譯版本,日文原版我也讀過,那可更是漏洞百出。

所以,這個結局,也是假的。

No.3 沒有電的哆啦a夢

某天,康夫如往常般忘了做作業,在學校被老師罵,也如往常般被大胖,強夫他們欺負, 就連未來的太太靜子也說要嫁給別人.總之,對康夫來講,生活就是一連串類似事件的反覆 ——今天跟昨天沒什麼兩樣.唯一的變化是,叮噹突然變成植物機器,無論康夫怎麼踢,打和罵,叮噹都沒有反應.

康夫不知道叮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傷心地哭了整晚.可是,無論 康夫再傷心,叮噹也只是紋絲不動地坐在柱子前.康夫伸手到口袋內試試,口袋也毫無動靜 .最後康夫想起抽屜里的時光機,就穿着睡衣飛到22世紀去找叮噹的妹妹叮鈴. 叮鈴一看哥哥動也不動,馬上知道是電池用完了.正想換電池時,叮鈴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沒有備用電源!叮鈴只好問康夫:你願意讓哥哥跟你的回憶都消失嗎?原來舊型的貓機器人的耳朵里裝有備用電池,以便充電時能保持至今為止的記憶.可是……叮噹沒有耳朵!康夫終於理解了事情的困難,種種回憶在康夫的腦海里翻騰:康夫跟叮噹曾飛到過去,未來,也曾到恐龍世界,海底世界,更在宇宙打過仗……叮鈴拼命解-釋給康夫聽:若要裝新電池,叮噹醒來時會失去一切與康夫曾有過的回憶.若保持現狀,記憶則不會消失.結果,康夫選擇現狀. 此時,康夫還是小學六年級。

十數年後,從海外歸國的康夫,已成長為英俊迷人的青年,並就職於某家尖端科技的企業. 他身邊的新娘,正是靜子.當年,叮鈴回到22世紀後,康夫只跟身邊的人們說,叮噹回到未來的世界去了.時日一久,也就沒人再提叮噹的事了. 不過,叮噹其實一直被保管在康夫家的壁櫥里.康夫為了修好叮噹,拼命用功讀書,成績逐年上升,最後到國外求學.現在,康夫身在他自己的研究室中,叫來平日嚴禁其出入研究室的妻子靜子並對她說:"你看,我要按開關了."說完,康夫頰上情不自禁流下兩串淚珠.他就是為了這一刻,苦學了十幾年……為了這一刻,從一個老是忘了做作業,成績從倒數起算的笨學生,爬到今天的地位……當他按下開關後,久久的寂靜,寂靜……終於,叮噹開口了:"康夫,我等你很久了!"

駁論:

這個結局是一個日本作者出版的「漫畫同人結局」,也就是同人雜誌。作者為「田嶋·T·安恵」,並非官方。一開始小學館並未搭理,但是後來這個結局在網上傳播導致書賣的很火爆(13380部),由於太多的人誤解,小學館只好起訴這位男作家並要求停止出版以及刪除傳播在網上的漫畫。結果理所應當的以小學館的勝訴告終。該男作家被要求賠償從稿費等獲得的數百萬日元的利益,該書剩下的在庫也全部被破棄。這個作家也因為此事件,放棄做漫畫家,回家鄉去了。所以說,假結局不僅危害讀者,也會給作者帶來諸多麻煩。

那麼,我們來具體的反駁一下此結局吧。首先,關於哆啦a夢的動力。在原著中,哆啦a夢的動力來源為「核融合爐」即核能。原料是一般的食物。這麼看來,哆啦a夢應該沒有電池啊?更別說電池用完了。假設哆啦a夢長期不吃不喝導致核能量的枯竭,即使如此,哆啦a夢的記憶也不會消失。舉個例子來看看,相信諸位很多人都有硬盤或是U盤,請想想當你們把這些器具的電源拔掉的時候,它們的內存有消失過嗎?據我所知,沒有。這是因為在硬盤中有小小的電池來保持內存。這種電池散落在各個部位,有些時候我們能看到芯片上面有一個小小的電池,那東西就是。可是,在這個結局中,這些小電池居然全部集中在耳朵裡面。只是一個小小的電池,為什麼非要把它拿到距離硬盤很遠的地方呢?這實在不合情理。而且,如果沒有保持內存的小電池,那主電池沒電的瞬間記憶就應該都會消失,而不是把電池拔掉的瞬間。

文中還提到,四次元口袋沒法兒使用。在原著中大雄很多次的拿下口袋,哆啦a夢也常常洗口袋,也沒有見到過口袋變的沒法兒使用。

文章的最後,大雄奮發圖強,成為了一個海歸博士。這本是一個很令人溫馨的一幕,不過我也不得不反駁。其實大雄大可以不「苦學了十幾年」來修復哆啦a夢——只需要將哆啦a夢送去未來的工廠,讓他們修理就可以了,或者用復原燈也可以。既然哆啦美能從未來來到現代,那大雄也應該能從現代到未來去。

綜上,這個結局也是假的。不過筆者我並不討厭這個結局,因為這個結局畢竟很溫馨,而不像其它結局那樣殘酷和噁心。

No.4 童年的終結(機器貓真實的黑暗生活)

我在青島大學上了2年,期間專業課沒怎麼學好,反而自己報了一個日語學習班。 當時比較喜歡火影和海賊,所以就想着學點日語玩玩。

我們的老師是個日本人,叫藤本廣義,1981年的,比我大5歲,中文特別棒。 他是個蠻風趣的人,而且在講課的時候廣徵博引,一個小的語法點都能被他講出來哲理。

藤本讓我顛覆了對日本人的看法。 以前總覺得日本人心裡都對中國有憎恨,都是右翼。 可是他卻是個極左的人。 他跟我們講,他有個比自己大15歲的哥哥,在日本Communist運動。熱潮的時候加入過「赤軍」(一個日本KB組織,以Communist主義為幌子,這 個不在這裡討論),當時是狂熱的革命份子。 那時很多日本的年輕人都把美國看成是墮落的根源,把中國看做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度。有次下課的時候我們就在那裡討論漫畫。 有很多同學都是因為喜歡日本的漫畫而來他這裡學日語的。聊着聊着我們聊起了小時候看過的記憶最深的動畫片。 一休,聖鬥士,魔神英雄壇,等等等等。

說到最後大家都談到了同一個話題:哆啦A夢(台譯版本,也就是我小時候最早接觸的是叫:小叮噹)。

不可否認,這是寄託我整個童年最美好回憶的動畫片。 穿梭在奇怪軌道里的時光機,戴在頭上四處飛行的竹蜻蜓,打開就可以到任何地方的任意門……大雄,宜 靜,小叮噹……記得聽過一首歌,歌詞裡有「如果說最後宜靜不是嫁給了大雄/一生相信的執 着一秒就崩落」還莫名的感動了下呢。當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藤本笑了一下,自豪地對我們說:你們知道關於《哆啦A夢》作者的事情嗎?我說,作者是叫藤子不二雄我記得小時候喜歡看機器貓的大長篇,封皮上都寫着這麼一個名字。他依然笑着說,對的,但是說的還不夠詳細。接着他開始對我們說關於作者的事情: 《哆啦A夢》是由兩個作者合作畫的,他們是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從1952年 開始,他們共同用了一個筆名叫「藤子·F·不二雄」。當然,在所有的漫畫中最出名的還是《哆啦A夢》 。 突然,他神秘的對我們一笑。你們知道藤本弘和我是什麼關係嗎?我這才突然發現,藤本廣義和藤本弘的姓氏是一樣的。難道他是你爸爸? 一個人弱弱地問道。藤本廣義笑了起來。 藤本弘的年齡當我爺爺都行啦!他對我們講到,他的爺爺跟藤本弘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在藤本弘沒有去世前, 藤本廣義的同學們經常纏着藤本廣義要「哆啦A夢」作者的簽名。不過他跟藤本弘細數下來也就見過幾次而已。

在我們的交談中,我發現中日兩國的兒童原來都有一個共同的童年元素,那就 是哆啦A夢萬能袋裡的夢啊……藤本告訴我們,自從藤本弘去世後,機器貓的創作權就交給了他的兩個徒弟。怪不得看新聞上說機器貓又要出新的劇場版了呢…… 我想。

一個永遠沒有結尾的哆啦A夢,還能一直影響我們的後代呢。 一個同學感嘆到。這時藤本弘的表情有了點低落。 他對我們說,其實哆啦A夢是有結局的。我在網上也看過類似的帖子,是不是說主人公是個自閉患者? 我問。不是的,網絡上的傳聞都是假的。 他說。曾經小學館的漫畫上曾經有過一個結尾,說哆啦A夢離開了大雄,不過那不是 真正意義上的,因為最後哆啦A夢還是回來了。那真正的結尾是什麼呢? 我們急切地追問道。

藤本嘆了口氣說: 其實我挺不願意談這個結局的,當時知道這個結局的時候很小,所以覺得有點灰暗,現在年齡大了想想也 沒什麼呢。 你們也知道藤子·F·不二雄除了畫《哆啦A夢》還畫過其他的漫畫吧,其中有一個個叫《異色短篇集》, 是一些科幻,KB,和深刻反思人性的短篇漫畫。藤本弘去世的時候總共畫了5本《異色短篇集》。 而實際上他去世前正在着手第6本的創作,可是第6本只進行了幾篇的文字分鏡和草圖,他便去世了。後來整理他的遺物的時候這些草稿流落到了他的徒弟手裡,而其中裡面就有一 篇關於《哆啦A夢》大結局的。由於藤本弘去世的時候遺言讓他的兩個徒弟來接手《哆啦A夢》的衣缽,所以他的徒弟也就沒有把這個結局畫出來。 後來我聽說了這件事情,特地跑到他的徒弟那想看一下藤本弘畫的結局。 他的徒弟不好推辭,就給我看了。 藤本廣義低下了頭,像是在回憶。我們沒有講話,靜靜等着他下面的話。他抬起頭,看着我們說: 我看了那個故事,只是草圖和簡單的文字介紹,大體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天早晨,大雄(台譯版里叫康夫)醒了過來,發現自己坐在一個奇怪的椅子 上,眼前就是哆啦A夢。 哆啦A夢熱情的向它打招呼,可是表情呆滯。 大雄試圖從椅子上站起來可是卻摔倒了。 哆啦A夢說,由於你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且生命都是靠營養液繼續,所以你的肌肉過於萎縮,不方便行走。 大雄不明白哆啦A夢說的是什麼意思。於是哆啦A夢向他解釋道,在22世紀,人類的科技大幅度的發展,但是新的能源和食物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的人口猛增。於是,當時的人類go-vern-ment處於人類總體利益的考慮,決定對新誕生的嬰兒統一進行大腦測試,被證實智力處於一定水平線之下的新生兒將會被連接上一種維持生命的裝置,這種裝置會給他們輸送低成本的營養液維持生命,並且會讓他們進入一種虛擬狀態。 像是黑客帝國呢。 有人插嘴道。 藤本點了下頭,繼續講。

在這種虛擬狀態下,這個裝置將會模擬出新奇,有趣的場景,讓人感受到現實世界裡體會不到的快樂。

於是,一切都明了了。那些哆啦A夢口袋裡的道具——竹蜻蜓,隨意門,縮小手槍,桃太郎飯糰,時 光包袱巾……那些童年的好友——宜靜,技安,小夫,出木杉……

那些一起經歷過的不可意思的事情——海底鬼岩城,一千零一夜,夢幻三劍士 ,魔界大冒險……

這一切一切都是裝置模擬出來的,為的只是對那些智力相對較低的兒童的一種 補償,讓他們能在虛幻里快樂,體會童年的美好。

而童年結束的時候,一切也都結束了。 營養裝置只是一種人道考慮,當那些兒童滿14歲的時候,殘酷的現實就要開始了。 由於地球的資源過於緊張,所以那些在虛擬世界裡的靠營養液維持生命的兒童要被強制「離開」,即被殺死。 「離開」之前,他們唯一的權利就是知道事實的真相。

那個長得像哆啦A夢的機器人對大雄說: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你在虛幻里體會到了現實里的人一輩子都感受不到的快樂,在現實里的人要經歷工作的勞累和殘酷的社會的折磨,而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體會那些新奇就好。所以你不要為你的「離去」感到害怕,相反,融入到忙碌的現實社會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大雄流着淚聽着它講完這些,懇求它再讓自己進入一下虛幻里,跟虛幻里的朋友道別。 機器人同意了。

大雄重新進入了虛幻,他用自己存下的零用錢給好朋友們買了很多禮物——小夫的遙控飛機,技安的棒球帽,宜靜的裙子……最後,他把剩下的錢買了哆啦A夢最愛吃的銅鑼燒,跟家裡人一起吃了最後一次團圓飯。

大雄懂事了呢。 媽媽笑着說。

是的,因為我長大了…… 大雄眼睛裡含着淚水。

在當天晚上,大雄緊緊着抱住了哆啦A夢。 哆啦A夢,你說我們是不是會永遠在一起呢?

這時,漫畫分鏡切到了現實世界,那個哆啦A夢摸樣的機器人伸出圓圓的手觸碰到了閉着眼睛的大雄。 大雄的身軀一陣抽搐,然後倒在了地上。最後一個畫面,那個機器人用冰冷的聲音說了一句:完成任務,目標已經「離去」……

藤本老師講完了,大家都為了這個結局感到感傷。

他說,我當時看到這個漫畫的時候只有十幾歲,看完後就哭了,不過現在想想 ,倒也沒什麼,最鮮活的哆啦A夢的故事只能存活在童年的記憶里,而現在, 我們的童年早已終結……


駁論:

也許有些人看多類似的結局,但是內容稍微有點不同。(既"真實的黑暗生活")這是在轉載中有些人進行了刪減,在這裡,我們來反駁原始的版本。

這個結局最近開始流傳,據我所知,這結局源於中國。其內容殘酷,頗有真實性,在結局中也是有着很大的危害性。

那麼,我們開始反駁吧。在文中,筆者說他採訪了藤本廣義。我立即在日本搜索網站搜索了這個名字,但是並未出現此人。從文中可以看出,「藤本廣義」是青島大學的教授。於是,接下來我找到了青島大學的首頁,並查找了「藤本廣義」這個名字,但是結果依舊是零。一個身為大學教授的人怎麼可能一點音訊都沒有?實在是令人不解。

藤子老師去世的時候正在製作大長篇《鑰匙城歷險記》。如果這個結局是由藤子老師所作,那麼藤子老師是寫了結局再畫大長篇?還是正在畫大長篇的時候畫了結局?那邊也說不過去。而且,文中也稍微有提到,「他的兩個徒弟來接手《哆啦A夢》的衣缽」這個是事實,藤本弘患上癌症後便寫過遺書,具體的交代了自己死後哆啦a夢應該如何延續。既然藤本弘讓兩位徒弟來接手,那麼為什麼還要畫結局呢?明顯這是矛盾着的。這個結局明顯很黑暗,就這一點就已經說不過去了。「藤子不二雄」原本是兩個人,藤本和安孫子,後期,兩人分家,原因恰恰就在於安孫子的作風漸漸偏向黑暗,也就是說安孫子為了不影響到哆啦a夢等樂觀漫畫,所以才刻意分開。那麼,專門為了不使哆啦a夢黑暗才與安孫子分開的藤本弘,還會給《哆啦a夢》畫如此黑暗的結局嗎?退一步說,假設這個結局真的是藤本弘所著,那麼他既然沒有發表,而哆啦a夢至今還在連載,那代表他放棄了這個結局,也可能只是在腦子裡閃現一下。既然如此,我們有必要把一個人的突發奇想或者是專門遺棄的東西作為結局來發表嗎?這樣也與藤子老師的初衷相異。因此,即使這個結局真的是由藤子老師所著,我們應當也看作是假的。當然,這已經是退了一大步,我依然相信我們擁有樂觀的思想以及優越的幽默感的藤本弘老師是不會著作如此消極的結局的。

不過這些也未免太過於主觀,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客觀點的從文章內容里找到破綻吧。

文章很長,簡單的說說內容就是「大雄的世界是未來的科學所營造出來的,因為未來的資源已經無法維持人口了,所以讓大雄這樣智力不高的孩子們進入虛幻,體會到現實世界中無法體會到的幸福。但是到了14歲,這些孩子就會被殺死」。咦?體會到現實世界中無法體會到的幸福?我怎麼記得大雄在「虛幻世界」中並不是非常快樂,至少到哆啦a夢到來之前不能說是幸福吧?那麼,如果哆啦a夢的到來就是所謂的「幸福」的話,為什麼還要等近十年?(原著中哆啦a夢來的時間並不統一,在這裡視為10歲既四年級)這十年來大雄被胖虎、小夫等人欺負,考試成績一直很差,靜香也不搭理他。能說這是「幸福」嗎?並且,「到了十四歲就會被殺死」的這個設定也有問題。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大雄在《離家到無人島》一集中在無人島生活了15年,遠遠超過了14歲。按照這個結局中的設定,在哆啦a夢到來之前就應該一個人抽搐,然後獨自死去(當然,這也很難說是「幸福」了)。可是,眾所周知,大雄並沒有死亡,最後被哆啦a夢找到,並用時間時光包巾恢復到原來的年齡。

綜上所述,這個結局也是假的。這個結局的可惡之處就在最後,它將《哆啦a夢》中的充滿着愛世界,也就是藤子老師多年來營造出的世界完全的否定,並給我們植入一種很可怕的概念——「現實永遠是黑暗的」。這也是作者的一種變態的情感吧。

No.5 其它結局

看到這裡的朋友可能還找不到你所看到的結局,這很正常,因為那並不是「結局」。

「結局」A:

因為未來人跑來現代觀光,造成現代人的困擾,所以在未來,制定了法律禁止時光旅行,所以哆啦A夢不得不回去。

本結局刊登在《小學四年級》昭和46年(1971)3月號。刊登《哆啦a夢》的雜誌的名字叫「小學館」,這個「小學館」並不是每個月只出版一本,而是出版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六年級》的共六本,對應着所有的年級。所以,當四年級的小學生開學要成為五年級的時候,他們要看的書也會從《小學四年級》轉變為《小學五年級》,於是這個結局就是為了對這些孩子們告別。但是等到他們看到《小學五年級》時,他們會發現「哆啦a夢回來了」。

「結局」B:

大雄的孫子覺得如果哆啦A夢一直在大雄身邊,大雄將會變成凡事依賴別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夢回未來。於是哆啦A夢就裝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誠擔心的表情,哆啦 A夢就向大雄說他真正要回未來的原因,大雄說他也是這麼想,於是要多啦A夢放心回未來。從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夢天天用時光電視看大雄努力的樣子。

本結局刊登在《小學四年級》昭和47年(1972)3月號。同上(以上面的結局同樣的理由畫了這個結局)。

「結局」C:

哆啦A夢決定要回到未來,但又怕大雄被欺負、沒人照顧,大雄看到哆啦A夢擔心的樣子,暗自決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即使和別人打架,也要咬緊牙根打敗對方,不要事事依賴哆啦A夢的法寶制勝,終於讓哆啦A夢放心地回到未來。

本結局刊登在昭和49年的《小學三年級》3月號。題名《再見,哆啦a夢》。這個結局與上面兩個結局稍有不同。當時因為日本電視台的哆啦a夢沒有人氣,以及藤本(即作者)有了自己新的連載,真的打算把哆啦a夢完結,但是後來因為他自己對哆啦a夢的熱愛致使他無法拋棄哆啦a夢,所以在同一年的《小學四年級》四月號又畫了《哆啦a夢回來了》,再次執筆哆啦a夢,直到現在。

這三個「結局」都是結局,但都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結局。如果這三個結局其中一個結局成為真正的結局,我們都將無法再看到現在的哆啦a夢了。正是因為作者對《哆啦a夢》有着這麼深的愛戀,才能鑄出了如此經典的漫畫吧。

No.6總結與謝詞:

我寫這個貼子並不是想說「不要結局」,結局並非不好,有一個好的最後也許會勝過一個永遠沒有結局的作品。製作結局,這也是一個作家最傷感的時刻、同時是一個最溫馨的時刻。要說結局是整個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點都不過分。然而,1996年9月23日,藤本老師不幸早逝使他沒有能完成這個偉業,又或許,這就是一個最好的結局。但是,這些悽慘的結局,卻糟蹋了他的遺願,也糟蹋了《哆啦a夢》這部作品,更多的傷害了我們這些讀者的感情。

對一些不知情的讀者,這些結局或許就代表着絕對、一個無論你想或不想都必須要接受的「現實」——一個變態的「現實」。我見過多少讀者因為這些」現實「感到悲痛欲絕,而痛哭流涕。所以,我才希望揭開這些「現實」的狐皮,告訴大家「現實」並非是那麼殘酷、變態的。

這些結局害人匪淺,結局的作者當然有罪,但是,更多的責任或許是在與眾多傳播這些結局的網友們,或是輕易相信這些結局的網友們。其實他們如果能稍微查一查、想一想就能識破騙局的。 看到或是查到這個貼的朋友們,我希望你們了解到真相,能感受到一點寬慰。如果如此,我也會深感欣慰。容許我重複一遍:若想轉載本貼,使更多的人了解真相,請自便。無需申告筆者。 如果有有什麼疑問,歡迎提出。我將最大限度回復。

在此,我還要感謝眾多吧友、網友們的補充、支持,甚至反駁,真的謝謝你們。

最後,讓我們用小學館的哆啦a夢室室長的橫田清的話來結束此貼吧:

これまでも、そこそこのことであれば見過ごしていたが、ネットで野放図に拡大されていくことには強い危機感を覚える。もしドラえもんに最終回があるとすれば、それは亡くなられた藤子先生の胸の中だけであり、この『ドラえもん 最終話』によって、先生が作り上げた世界観が変質してしまうようなことがあってはならないと思っている

以前,我們基本都會忽略掉(結局)這類的東西,但是因為因特網,這些「最終話」旁若無人的擴大着,使我們在感到強烈的危機感。假如《哆啦a夢》有結局,那也只會在已故的藤子老師心中,絕對不能讓這些「哆啦a夢的最終話」肆無忌憚變質藤子老師做出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