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日本,被手冢治虫称为“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的漫画也曾被家长和老师视为公敌,甚至差一点因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而被毁掉,这场运动就是席卷整个日本的“禁止有害图书运动”
本篇算是之前关于结局的续篇,说完了假结局,我们再来说一下漫画中的几个真结局。
虽然有些假结局的故事让人非常恼火,但是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哆啦A梦的长盛不衰和话题度。同人作品的多少都会反应一个IP的人气,只是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会有更多优秀的同人作品出现,而少一些与原著背道而驰的作品,正如前文所说,藤子·F·不二雄希望看哆啦A梦的人都能感受到梦想与快乐
其实大山羡代并不是哆啦A梦的第一任配音演员,但正是大山羡代的精彩演绎,使得日本人几乎都知道:哆啦A梦=大山羡代,藤子·F·不二雄在看过动画之后,也感慨的说:“原来哆啦A梦的声音是这个样子的啊!”
我不是很喜欢某些杂志那些所谓的怀旧,他让我感受到的只有“矫情”和“为赋新词强说愁”。《哆啦A梦》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角色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藤子老师也是日本漫画上面为数不多的可以与手冢治虫老师相提并论的,有头有脸的人物,看到你们故作矫情的感慨,倘若藤子老师泉下有知,他会怎么想呢?
这篇藤子老师的小传,是我经过长期搜集资料自己撰写的,由于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因些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所以还望大家及时指证。
哆啦A梦”第一次出现在日本以外的地区,是在一本名为《儿童乐园》的香港杂志上。今天仍流行之“叮当”、“大雄”、“静宜”等中文译名,皆源于此。今年是《儿童乐园》创刊六十周年,这本杂志,承载着三代香港人的童年记忆。
我是从高中二年级开始接触网络的,那个时候是2002年,我第一次见到的机器猫网络社区是“机器猫的世界”,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机器猫的网络资源,也确实是个很不错的网站。在那里我找到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后来又陆续看到叮当教等等网站…